全国统一热线:

18823312671

最新资讯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公司新闻

2026年香港中小学择校与申请:官立、直资、私立和国际如何选?

时间:2025-07-17  点击量:5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香港家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家长们期盼孩子能在香港接触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为未来立足全球的升学之路与职业发展筑牢根基;另一方面,面对教育体系的复杂性、不菲的学费支出,以及学位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常常陷入迷茫与困惑。

对于港人子弟来说,择校有两条主流路径:一条是走本地普通高中,依托DSE冲刺港校;另一条是选国际学校,通过IB/A-level/AP等国际课程放眼全球。

两条路没有好坏,只有适配——这份指南帮你理清两者的核心差异,按孩子特质和家庭规划精准选择。


1、香港中小学教育体系

及其办学性质全解析


香港中小学校的主要类别有五种:官立学校、资助学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以及国际学校

办学性质也各不相同:前两者属于公立学校,学生可以免费入读;后三者属于非公立,要收学费,共同点是都可以独立招生,都需要面试入学,不受学区限制。


公立学校两大类

官立学校与资助学校同属公立体系,享受香港 15 年免费公立教育福利 —— 涵盖 2-3 年幼儿园学前教育、6 年小学、3 年初中及 3 年高中,学生无需缴纳学费。


官立学校

官立学校由政府直接开办并隶属教育局管理,校内教师及职工均为公务员,薪资与编制由政府统一统筹。

收生规则:小学新生必须通过政府的小一入学派位系统录取,包括 “自行分配学位”(按兄姐在校、家长校友等条件计分)和 “统一派位”(按居住校网随机分配),无自主招生权

课程设置:严格遵循教育局指引,开设中、英、数、常识等核心课程,部分学校会结合自身特色设计教学模式。

代表学校:皇仁书院、轩尼诗道官立小学、沙田官立小学等。


资助学校

又称 “津贴学校”。由宗教或慈善等办学团体申办,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但由校董会自主管理,不直接受教育局管辖,是公立教育的主力(占全港小学总数 81%、中学总数 78%)。

收生规则:与官立学校一致,小学新生需通过小一入学派位系统录取,遵循统一派位规则。

课程设置:以教育局核心课程为基础,部分学校会融入办学团体特色,部分宗教背景学校可能增设相关伦理课程。

代表学校:喇沙小学、油麻地天主教小学等


非公立学校三大类

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均属非公立体系,需缴纳学费,且共同点在于:可独立招生、均需面试入学、不受学区限制,招生范围更灵活。

直资学校


直资学校享受政府按学生人数发放的津贴,同时可自主设定学费(小学每年 7 千至 7 万元不等),属 “半公半私” 性质。其教育模式以传统体系为主,但各校教育理念多元,办学自主权较高


收生规则:不限制居住校网,学生可直接向学校报名,学校可自主设定面试时间及标准(不可设笔试);需注意,选择直资学校即视为放弃公立学校派位资格

课程设置:以本地课程为核心,但在教学语言、资源分配上更灵活,部分学校会增加双语教学或特色拓展课程

代表学校:拔萃男、女书院、圣保罗男女中学、英华小学等。


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由办学团体全额自资运营,无政府补贴,因此学费较高(小学每年 2 万至 19 万多元不等),办学自主权完全独立

收生规则:可自主决定招生范围、面试形式及时间(按教育局指引不可设笔试),不受学区限制。

课程设置:灵活性极高,部分学校为衔接海外教育会开设 IB 等国际课程,或增设 EQ 训练等全人发展课程。

代表学校:沪江维多利亚学校、圣士提反书院附属小学、香港培正小学等。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本质上属私立学校范畴,以招收一定比例外籍学生、采用海外学制为核心特征,课程以 IB、AP、A-Level 等国际体系为主,专为海外升学设计。

收生与管理:完全自主招生,需面试入学,不受学区限制;全港约 40 多所,部分隶属于英基学校协会,其余为独立办学。

核心定位:聚焦海外升学,是计划赴英美澳等国就读大学家庭的主要选择。

代表学校:德瑞、汉基、香港国际学校、哈罗、新加坡国际等。


2、国际 or DSE学制

哪类最适合你家孩子?


香港家长如果想让孩子稳扎稳打冲港校,就适合在本地学校读普通中学,为未来用DSE申请港八大做准备。


公立普通中小学适合这类孩子与家庭:


1、目标明确冲港校:

港大、港中文等本地顶尖高校对 DSE 成绩认可度最高,香港本地学制(从中一至中六)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本地议题分析)更贴合 DSE 考纲,备考更有针对性;

2、适应传统学术节奏

课堂纪律严谨,作业量适中,适合专注力强、擅长系统性学习的孩子,尤其适合在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有优势的学生;

3、预算有限或重视性价比:

免费教育 + 低额外支出(校服、杂费),适合希望控制教育成本,同时享受优质本地教育资源的家庭。


推荐学校:喇沙书院、圣保罗男女中学等学术氛围浓。


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国际格局”,选择国际赛道会是更好的选择。并且港人子弟还具有优势,无需额外外籍身份,可申请所有国际学校,如哈罗对港籍学生有 “优先面试” 通道。


国际中小学适合这类孩子与家庭:


1、目标海外顶尖名校:

美本藤校、英本牛剑等对 IB/AP/A-Level 成绩认可度高,国际学校的课程设计(如 IB 的 TOK 论文、AP 的学分兑换)更适配申请要求;

2、适应开放学习模式:

课堂以讨论、项目制为主,作业形式灵活(课题报告、小组展示等),适合好奇心强、擅长自主规划、兴趣多元(艺术 / 体育 / 科技)的孩子;

3、预算充足且重视国际化:

承担长期较高额学费支出,希望孩子在多元文化环境(外籍同学占比 30%-70%)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海外生活铺路。

推荐学校:德瑞(IB)、ESF(IB)、香港国际学校HKIS(AP)、哈罗(A-level)


3、港人子弟择校避坑

3个 “身份优势” 用错就亏了

港人子弟凭借香港身份,在择校时拥有不少 “隐性优势”—— 比如升学路径的灵活性、教育资源的适配性等。但这些优势若用错方向,反而可能变成“择校短板”。

以下三个常见误区,尤其需要家长警惕,避免让身份红利白白浪费:


港籍身份优势

别浪费“双轨资格”

港籍孩子可同时走 DSE 和国际课程,选校时别被 “纯国际” 绑架,留一条 “回港校” 的退路更稳妥;


不盲目追求 “全外籍环境”

部分港人子弟在纯外籍校易因 “文化差异” 产生疏离感,反不如在 “港籍学生占比适中” 的校更易融入;


重视本地升学资源

顶尖港校(港大、港中文)对本地国际校学生有“隐性倾斜”,选与港校有合作(如夏校、讲座)的国际校,升学时更占优势。


结语

对港人子弟来说,最好的选择不是 “别人口中的名校”,而是 “能让孩子在适合的轨道上稳步向前” 的那一条。利用身份优势+自身潜力提前规划教育路线,早一步理清,择校不迷茫。

周老师有话说

香港的优质学校僧多粥少,竞争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自然申请起来也相当不容易了。 如果您想为你的孩子申请香港学校,一定要尽早做准备。想要了解2025-26年香港中小学入学规划及备考,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预约香港学校全真模考和备考规划,免费获得香港学校备考课程安排及费用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香港各大学校,香港学校综合录取率超95%!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


全国统一热线

18823312671
地址: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惠州、武汉、成都、上海、长沙、杭州
邮箱:这里是您公司的邮箱地址

友情链接

百度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一粒粟国际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