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国交2025届毕业生、香港大学孙誉真:我的四年深国交生活!
时间:2025-04-10 点击量:3
四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四年感觉是十分漫长的时光。不过四年前的我,是不会相信自己能在这短短的二百余周内,经历这么多,学习这么多,成长这么多。
四年前,当我看到考生平台上显示我被录取了的那段话,禁不住欢呼起舞。毕竟得到一些期望的东西的时候会显得十分兴奋。兴奋过后,我便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准备好换环境了吗?其实,那时候我在之前的学校是过得很开心且舒适的。
我问自己:“我真的要这样‘折磨’自己吗?” 但后来,我意识到跳出舒适圈的重要性。我不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我过得舒适的地方。世界很大,我要多出去看看,收集多点经验,才能准备好面对未来的人生。
第一次来深国交
现在回想初来国交的那些事情,我才意识到这个转换对我的改变是很重要的。
初来国交之时,我的思维十分固化。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些和从前生活一样的东西。我尝试把我的宿舍整理至从前生活空间相似的样子,用着同样的笔记本、同样的文具,保持着同样的作息习惯。当新的学习系统、新的校园文化、新的生活规律向我袭来时,我常常会尝试回避,甚至逃离。
我曾认为我无法融入到这个新的环境,无法说服自己对此妥协。在不断的挣扎之中自我催眠:上学放学,上学放学。这是我当时为数不多能做的一些麻木的行为。
刚来时最喜欢看国交的晚霞,它代表着疲惫的一天已结束
因为一些原因,我曾惶恐与他人接触。我认识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初来国交的那一年,我很难统计有多少天是在安托山的,事实上我只是换了个地方上网课而已。这也摧毁了我对适应这个新环境的欲望。不过现在回想,可能当时我只是还没准备好兼顾学习以外的事物吧?
即便看似十分痛苦,但还是有一些快乐的时候的
就好像这棵懂的都懂的羽毛球树!不知道还是否有人记得呢?
当然,在一切都看似灰蒙蒙一片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丝丝希望之光。而我的丝丝亮光,就是我的老师们。
刚来国交时,我的数学并不是那么好(understatement),好在我的G1数学老师陈老师时常为我非常细致地解答各种问题,疏通了我思维中的那些堵塞 (pieced together the puzzle)。G2时,在Michael老师和Helen老师的鼓励之下,我更愿意去参与一些课外的活动,也增加了自己学习的动力。
我也要和我的中文老师们说一声对不起,包括帮我修改这篇文章的Susie老师。即便她们讲课多么地生动用心,让我多么地感兴趣,我中文的学习还是十分“光荣”地结束了!所以如果读者们觉得文中有各种自创中文文法的,都只是正常发挥而已(嘻嘻)。
G2上完最后一节中文课时还稍微地庆祝了一下,我错了老师们!
前面这些,也解答了一些同届朋友们的疑惑,为什么他们在A1/A2之前都不认识我?现在的老师同学们,可能都会因为“奶龙学长”的身份听说过或者认识我。相信这些读者们都不会相信前几段话里描述的人是我,那“奶龙学长”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这就要从我认识到学长团的时候说起了。
阴差阳错之下,完全不了解Student Leadership Body(学长团)整个结构和运作模式的我,在G2将要结束时发现自己加入的一些团体,竟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下一学年的其中一个Prefect(学长)。
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那些每次升旗和大型活动时穿黑色校服的同学是代表什么角色的。那些贴着“学生领导办公室”的房间又是什么回事?我曾经也好奇过Prefect是不是Perfect写错了?但是过了不久,我自己也突然多了一件黑色校服了,那一刻多少也有些迷惑,不太适应这个有些突然的转变。
进入学长团之后,我通过抓住各种工作的机会以及活动去了解他们的职能,包括校庆二十周年的那些活动。一定程度上,这一次庆祝活动改变了我对国交的认知。
我了解到,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其实可以创造很多东西,而且还会有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在看到院长与老师们,和学生一起为每一次的活动进行筹划、排练、实行时,我也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学生组织,与以往刻板印象中的学生组织也非常的不同。
人称“老板们”的SELT也会热心地指引与帮助我们,让我喜欢上这个团体的工作氛围。同一时间我也发现我在国交这个环境里,可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学生物的同学们,我觉得我可以跟你们说得更清楚一点:I found my niche)。后来细想,可能是那时候我才真正地融入了安托山这个新环境。
校庆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很深刻的一次回忆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国交的学长团由数个部门(Division)组成,工作范畴涵盖校内文化、同辈帮助、社会工作等多个方面。
学弟学妹们由G1开始就可以以成员身份(Member)参与到学长团的工作,学习和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能,寻找自己的热情;G2/A1/A2的同学们可以通过竞选成为学长(Prefect),或者部门组长(Chair/Deputy Chair);能力超级突出的A1同学们甚至可以在第二学期挑战成为下一学年的主席团(SELT)。学长团还会与学校院长和老师们交流,方便策划活动和传达意见。
显然的,我也抓住了一些机会去挑战自己,做一些自己未曾想过会有能力做的事情。A2成为了同辈帮助部,也就是同学们熟悉的Peer Support Division(PS or 奶龙 Division)的部长。
官方大合照也不能缺少的奶龙
这一段经历,让我走过了几个阶段:我做不到 —> 我真的能做到吗?—> 我真的做到了?—> 我竟然做了而且还活着欸!—>我真的能做到!—> 我什么都能做到!(bushi)—> 我准备好了!
做组长的这一年内,我做了很多十分挑战自己极限的事情,特别是带领数十人为全校带来一整周的活动,这是我未曾想过自己能做到的。
2024年的心理健康周从零,到策划,到筹备,到采购,到设置,到举办,再到收尾工作,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与我的组员朋友们以及学校老师们的合作,让我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自己带领团队的能力与方法。学会了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收获到了许多朋友,还获得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奶龙学长。
心理健康周的一些碎片
为什么会被和奶龙绑到一块了?起因是心理健康周有一位28届的Member(成员)— NiKo同学 — 用了“一分钟手搓”了一张奶龙宣传海报。而我也会每天放学时给同学们投送这些海报,鼓励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
恰巧地,奶龙也是我在紧接着的狂欢活动中计划着要扮演的角色。自然的,我的人设就与奶龙锁死了,同辈帮助部也被和奶龙锁死了。即便是学校的院长老师们,也认识到了奶龙,并把奶龙和我绑定起来,算是一波妥妥的文化输出!
奶龙与Mr. Boris
当然,这一年的工作远不止于心理健康周,我们也推行了许多学业、心理健康、甚至领导力的同伴互助项目。我也参与了各种与同学心身健康有关的工作,抒发了一些一直压在心底里想去帮助别人的热情。
我有幸参与了各项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可以积累经验、更有自信地面向未来。我也学会了反思,懂得如何改进自己,并且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其他人相处。
感谢SLB的朋友们,以及学校提供的这些机会,给了我一个极优的环境去学习以及实践我们心底里的热情。特别感谢Mr.Boris的指导,还有学校各个办公室的秘书老师们的帮助,让我能够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收获到别人难以轻易获得的经验,学习到大量实际的知识,增添了面对未来的信心。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更加有勇气去面对一些未曾幻想过的境界与对未来的那些未知。
从惶恐上台,到给学弟学妹们亲授考场保命术
与此同时,我还要兼顾我的学业、大学申请等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未曾想过我能够在如此高强度的压力下,高效地完成所有繁琐以及重要的事情。或许,这就是发自内心的那助人之热情驱使的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
当然,大学申请绝非我独自一人能完成的。我十分有幸,拥有非常多的老师在身边支持着我。A1的生物Alysia老师和物理Mike老师,他们经常鼓励我去追逐我的梦想,去挑战自己的极限以及能力,他们让我意识到我确实有能力去完成任何那些我想做的事情,不论是学长团,还是追梦医学。
Mr Mike, Ms Alysia, me
我的申请季,可以说是坐了几次非常刺激的过山车。因为种种原因,我在递交英国申请(UCAS)前不足一个月决定了改变英国申请的科目。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崩溃,但在父母的提醒下,我意识到我并不应该就罢了,而是要重新振作,鼓起勇气,为自己争取最好的结果,完成一篇新的自然科学(生物)申请。对此范畴的学术热情也让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力去迅速且精细地阅读十余篇论文与一些书籍。
在Jeff老师、Sonia老师,以及升学指导Robert老师和数位学长学姐们的指导与协助之下,我快速完成了择校,确认申请材料。为此我甚至试过数次用尽所有的碎片时间,一天约见三位老师,在9天之内完成了全新的文书,并在截止日期前两天完成了我的申请。
物理Scott老师也对我多加关怀,在知道我的学习被影响后,也十分乐意的在课后时间为我解答一些我无法理解的内容,甚至再过一遍知识点。当然也少不了Maria老师和Michael老师以及朋友们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学长团朋友们的体谅,和Borka以及Henk老师的糖果鼓励。
递交UCAS后,学校也为我提供非常多面试上的帮助,包括有Joe老师以及Sonia老师的教导,让我学习到面试的形式,并增加知识储备去全力准备面试。
同时,在父母与老师们的鼓励下,我也在香港的申请中继续追逐医学的梦想。2024年的11月,我将近同时收到了剑桥大学与香港大学的面邀。紧接的12月,我便带着家人、老师与同学们给我的鼓励、知识与祝福,前往两所大学“朝圣”。
从剑桥面试回国交的早上,在楼顶看日出
从此相比于国交的晚霞,更加爱上了国交的日出
后来的结果,就是港大“开奖成功”,剑桥结果“大爆炸”,但我没有任何的遗憾。经历了这一切,我做了从未想象过会做到的事情,拓宽了我的眼界与见识,以及增加了不少的知识。我非常感谢两所大学给的机会,以及港大的认可,让我更有信心能够踏上理想中的道路。
在国交,除了收获到非常好的老师们,我还遇到很多非常好的朋友们。在课堂上、学长团里,我都遇到了非常多、非常好、非常出色、“神级别”的同学们。他们给了我非常多学术上的指引和精神上的帮助,包括一起为新生带来欢乐与指导、挑战学业和工作上的各个难关(带领CM一众学弟学妹热情支援PS和我),为我拍毕业照的那位菠萝学长,David。
(毕业照的背后)
我的花名:“奶龙学长”中的“学长”二字,也透露到了我的朋友圈成员有绝大部分是学弟学妹。这当然包括一位与我一样拥有所有颜色的校服(multi-houser)的 Albert,虽然我暂时还是比他多一件黑色(嘻嘻)。
期望未来能在这个世界上,再次与我的这些同学与朋友们在人生不同挑战中相遇。那喜欢一切顺其自然的松弛奶龙,会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什么建议呢?大概也就一句话吧:奋力以燃心中之火,坚信皆是最好的际遇。
这些是A1的副歌飞机佬学弟
这些是G2的三角洲学弟
在国交这四年,我发现了自己的热情;这四年,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这四年,我看清了自己的未来。国交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让我极限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我在指导下接受任何的挑战,突破重重的难关。
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为我提供了继续前行的动力,支持我去追逐我的热情,做那些我想去做的事情。
这四年,或许刚开始的时候需要面对一些难关,但回头一看,或许那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路程,成就了后来的我。2024年的圣诞假,一位学长的话让我回想了从前所说过、所做过的一切,反思我从前的人格,仿若已是另一个人。
像一位学弟所说的一样:“人生是一个又一个四年,但往后再没有安托山的四年”,在安托山的这四年,我没有任何的遗憾。
(这些是被奶龙“污染”的G1学弟们)
我很高兴能够在这片土地留下属于我成长的故事,一些我的印记。在即将离开安托山之时,虽然有所感触,但国交对我的历练,让我期待并准备好了面对未来将要迎接的一切挑战和所有“过山车”。
感恩这一路出现过的所有人,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感谢人生将我带到了安托山!
周老师有话说
深国交第二轮笔试将在6月1日举行。对于第一轮没考好或是直接报考第二轮的考生来说,合理规划备考计划是非常关键的。毕竟深国交的题型难度高、考点范围广,且报考人数众多,建议各位同学抓紧最后时间针对性备考哦!想要了解2025-26年深国交入学考试备考及同步衔接,家威国际备考周老师ⓩⓗⓞⓤⓛⓐⓞⓢⓗⓘ③⑥⑤②④即可免费获得深国交全真模考和备考规划,免费索取备考课程安排及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等各大国际学校,深国交录取率超95%!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