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国交2019届毕业生邓延恪:从深国交到港中文,再到香港大学!
时间:2025-02-24 点击量:6
编者按:邓延恪Jack是深国交2019届毕业生,2023 年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专业,2024 年研究生毕业于香港大学新闻专业,现就职于香港奥美公关公司。
2019年9月,我拖着行李,大汗淋漓地赶到香港中文大学报到。那一刻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不真实得仿佛踩在云端。从地图上看,从国交到港中文的距离大约是1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水围村坐地铁到罗湖东门。
然而,新的山海之间的校园与曾经熟悉的城市学校形成鲜明对比,那种不确定与手足无措的感觉如影随形。尚未来得及舒缓紧张的神经,也还未习惯盘山小道的曲折与校园的层层叠叠,一场无形的激流便已席卷了这座城市。它冲刷了池底打转的泥沙与落叶,并以排山倒海之势,将一切裹挟到空中。
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在纷乱中拉开了序幕。
港中文的天人合一
香港高校的老师们有一种淡淡的“chill感”。不论课堂上有多少学生,甚至空无一人,教授们依然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这种如履薄冰中的从容,倒成了我的幸运——即便山下浓烟四起,喧嚣不断,我依然能顺利完成课业。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或许是当时的我如一头蒙眼拉磨的驴,山下的嘈杂遮蔽了视线,让我不知紧张、恐惧为何物。课堂上,新闻学的教授们以“旁观者”的视角,教会我们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周遭发生的一切。我开始留意地铁上匆匆行走的人群,观察街边小店里茶餐厅老板与顾客的随意对话,以及市井街巷中洋溢的生活气息。
然而,这些表面的宁静却并非城市的全部。它既包容又矛盾,既热闹又孤独。这样的社会生态,与我的课堂理论交织在一起,激发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和记录这座城市的强烈愿望。
人们常说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城市,这并非虚言。虽不能说是水乳交融,却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交汇。香港人用独特的东方智慧与幽默感,接纳并消化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同时保留了中华底色与韵味。对于像我这样怀念家乡味道的学生来说,能够在这里找到正宗的粤菜与地道的小炒,已足够慰藉乡愁。
新闻学是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但却是我从小志向所在。选择香港求学,除了更广阔的视野,这里包罗万象的多元文化更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许多长辈听说我选择学新闻后,总会露出掩饰不住的讶异,性子直的更是坦言:“做新闻不容易啊!”言外之意不外乎是在提醒我,这条路充满荆棘。
的确如此,自媒体时代,新闻行业的门槛一次次降低,利益驱动下,不少从业者迷失在扑朔迷离的信息迷宫中,方向早已丧失殆尽。有人笑骂受众,有人痛骂内容生产者,但鲜有人反思自己。
我始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正因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无论是求学还是步入社会工作,我都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得乐趣与成就感。这种内心的满足感,弥足珍贵。
在这一路上,亲友与长辈曾无数次规劝我,去学金融、商科、计算机或工程才是“正途”。但我从未动摇,因为唯有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才能全心投入,乐此不疲地钻研、反思与改进。这种源自内心的动力,让我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无比。
在为港大录制天气预报
网络上常有说法称香港社会“排外”。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排外”,不如说是“排异”。在这里,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忙碌,甚至连在街头稍作驻足都显得奢侈,遑论为陌生人提供耐心。相比深圳,香港的节奏更快,街道更窄。我需要三步一小跑、两步一冲刺,才能不被身后匆匆赶路的人踩住脚后跟。
就这样,在港中文清凉的山风与摇曳的树影之间,我逐渐适应了这片山海之间的校园生活。每天按部就班,时不时去那嵌在绿海之中的蓝宝石般的泳池戏水一番。即便疫情爆发,也没有太过打乱我平静的节奏。我安然无恙地结束了本科生涯。
本科毕业那个夏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格外的烫。我短暂地回到深圳,与家人分享了这一阶段的成就,但内心的那份悸动却始终未能平息。对新闻的热爱让我迅速决定继续深造,而港大的新闻学课程则成了我追逐梦想的下一站。
港大位于港岛西部的坚尼地城,地处闹市,少了港中文的清幽,却多了几分快节奏与务实高效的氛围。这里的教授与港中文的学院派风格截然不同,更注重实践而非理论。研究生阶段,我进入了《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正式成为了一名记者,开始直面现实的挑战。
在港大上电视新闻课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做示范
作为记者,需要做好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准备。我能明显感受到,近些年,无论是在大陆还是香港,公众对镜头、话筒与记者本身的敌意日益加深。初入职场的那些日子,天真以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可以轻松化解一切困难,然而现实却常常给我重重一击。
为了获取几条清晰的街头采访,我不知被多少次冷眼相对,甚至几次怀疑自己选择这条路是否正确。但每一次在失望中收拾情绪、重新出发的过程,也让我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还有许多时候,为了等待一个可能的采访机会,我曾与同行在目标的必经之路上顶着烈日暴晒9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生怕错过哪怕一分钟,结果却依旧一无所获。
2024年的跨年夜,我扛着几十斤的设备,在维港边跑来跑去采访问答、拍摄视频,还得赶在截止时间前交稿。午夜将至,拖着疲惫的身体,我蹲在马路边码字,寒风吹得双手僵硬,身后却是一对对相互依偎的人群,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欢呼与烟花的轰鸣声。
在许多这样的时刻,我都觉得苦涩。然而,当第二天看到自己辛勤的付出化作了头版头条,并在署名处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所有的疲惫与委屈便一扫而空。能够参与记录历史、为弱势群体发声,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无可比拟。
今年的财政报告发布会,我作为记者出席,需要和同行激烈竞争抢话筒问财政司长问题
走到今天,内心唯有感恩。除了家人与朋友,我最想感谢的便是深国交。这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在我展翅高飞时,为我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国交,我遇到了谆谆善诱的师长、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愿每一位国交学子都能披荆斩棘,坚定内心,书写属于自己的奇迹!
周老师有话说
深国交首轮入学考试时间为3月16日,意味着从现在起到首考开考仅剩不到一个月了!建议备考深国交的同学抓紧时间。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26年深国交入学考试笔试面试备考及同步衔接课程,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获得深国交全真模考及课程试听,免费获得深国交备考课程安排及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等各大国际学校,深国交录取率超95%排名广东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