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NEWS
栏目标题TITLE
深国交2025年毕业生韦尔斯利学院黄宛如:去拥抱生活中不确定性!
时间:2025-02-20 点击量:8
前言
二年级的我在家中书柜翻到到了一本“哈佛家训”,说是讲出了哈佛学子应有的优秀品质。其中一个故事是哈佛调查了所有大一学生对未来的规划。70%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点想法但不多,25%的人完全没有规划,只有5%的人对未来有清晰的坚定的细节的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指定的各种计划。十年后那5%的人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一群人,而剩下的人则变得碌碌无为。于是当时的我认定如果我想拥有一个美满的未来我需要进入哈佛然后给未来制订好不可撼动的计划。
十年后我认清了两件事 :
1. 哈佛不是很好进
2. 这本书就是在瞎扯。
虽然如今回想过来会觉得这个故事逻辑简单粗暴,就是所谓的“成功学”毒鸡汤。但此故事所传达出来的优绩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排斥却是我成长以来一直在尝试调和解决的课题。感谢深国交,在这里我遇到许多有意思的人,经历了许多事情,开始认真审视我的生活。
不敢踏出并不舒适的舒适圈
高中前的我对于做选择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实感,因为我从来没认真做过什么选择。就拿升学来说,小学上了个离家近的,然后在年龄刚步入两位数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千军万马过大桥”的小升初。
好不容易进了一所中考大校,结果却在初二的时候就转到了深国交这所国际学校。对于过去的母校,在入读前我对他们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没有去了解过。我认为既然他们已经是大家公认的成绩好的学校了,就没必要再花时间去研究其他方面。当时的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人,后来发现我其实只是在做选择的时候爱偷懒。到了深国交这个更自由的平台,这种偷懒最终给我带来了相应的“惩罚”。
刚进深国交的时候我每天都傻乐着。从军事化管理的初中出来,我犹如“劫后余生”,我感恩在深国交课外书不会再被没收,放学后是有时间花一个晚上打球的,点外卖也是没人管的。一开始没有了外界规则上的各种限制,我以为我真的自由了。然而由于过去对尝试试错嗤之以鼻,面对校园里更多的选择我却将自己给困住了。
选课的时候,即使Drama、Global Perspectives这些比较小众的科目更感兴趣,但想着一定要学好就业的科目才不浪费精力;即使学习计算机科学已经让我十分痛苦了,我也不敢把它换掉。就这样,我跟不喜欢的科目纠缠了两年。在看到学习了我曾经想学的科目的同学给我聊及他们有意思的经历的时候也会感到羡慕和遗憾。
ECA Fair上面对200多个社团,我对大部分无动于衷。秉承着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时间的原则,我就报名了两个社团。虽然G1每天过的都还算开心,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在做各种有意思的事情,我的校园生活却是这么无聊,我实在有点羡慕。我意识到这个时候的我做事情总是太有目标性,把尝试新东西当成了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而不是机遇。于是我下定决心第二年一定要不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只有这样,我的高中生活才不算被浪费。
Ambitious and Anxious
G2开学前我烫了个头,黑长直铁刘海变成了六十年代摇滚明星那样的小卷。我的校园生活也随之膨胀起来。
我加入了六个社团,把CMS上每个时间段都填的满满的。我开始跟好多人社交,在社团做事,还参加各种活动。我松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的生活总算变得充实又效率。
其实我感觉我有点用力过猛了。记得十月份那段时间,我又要策划Mental Health Day活动,每天跟好几个小组每天高强度微信沟通,还要顾及SGT排练,同时而且还要解决一周四个小考,准备夏校申请,忙完这些还要有时间跟朋友们聚在一起玩。当时我恨不得能把自己掰成十瓣。
然而跟别人提起这些的时候我就装装地,让自己看起来好像自己很轻松。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已经有点斯坦福鸭子综合症了。水面上的自己很优雅镇定地滑行,水下的自己双掌则在拼命地拍打来维持现状。
这是我在SGT表演,我感觉很有质感所以想放上来^_^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获取安全感的一种方式,我希望像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所以会不留余力的去找各种事情来填满自己的时间。即使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也舍不得放弃。而这种不敢放弃的心态跟当年不敢贸然尝试新动心的心态都是同样的原因----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想要什么。
遇到新事情只要它听起来无害我就会想着加入,然而却没思考过这是否是我喜欢的,是否能够给我带来我想要的体验。就这样我又获得了我第二阶段的一个结论:我要开始放慢脚步,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之事。
G2那年的人文周在我寻找热爱方向的时候埋下了小小的种子。当时我跟一个特别厉害的学姐一起策划了一个关于城乡发现一起全球经济不平等的展。我一个先自己做一个策划案,然后跟学姐交流将她的策划内容一起合并。
我们用学科专业知识,诗歌,音乐,和一张连满红线的地图在Theatre前小小一片空地搭建出一个小展览。记得大晚上教学楼人都走了我们还在展板前钉钉子裁纸。看着第二天大家看展时一个接一个的在明信片上留下自己对urban inequality的日常观察然后用线把它连到一张地图上,我内心好有成就感。
结束的那晚我围绕着展板360度无死角地把它拍下来,把大家写的明信片每一个都扫描保存到一个文档里。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活动,但是和厉害的同门学姐交流,自己从零到有做出一个有意义的东西,同学老师们的参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做自己想做的活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幸运的是这种美好的时刻在未来出现了很多次。
我们的小展览
A年级我把痛恨的物化计算机全给drop了,选上了一直感兴趣的社会学、地理、经济学。虽然以前一直听别人说学太多需要写作的科目会很难。事实上,由于再也不用跟本来就不擅长且不喜欢的“好拿分”科目打交道,我学习反而变得轻松了。
g年级最爱地理a年级最爱社会
我把大部分以前的社团都退了,只留下了自己创立的Urban Studies Club和红十字。在这两个社团我获得了无数独特的美好回忆。
A1那年我成为了红十字的社长。在红十字的三年我从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决策者,虽然需要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却不再将其视为一种压力。在上一届社长姐的言传身教下,我一点点学会了如何去做好一件件事情,怎么传承红十字的价值。管理一个一百多人的社团绝非简单,幸好我们这一届的seniors都特别给力。
我们学术部的同学修改了社活课纲让急救队变得比往年更加专业,我们策划的同学给Mental Health Day注入了全新的元素,传承下来了红十字每年的传统。
我们的外联部则联系上了更多深圳本土福利机构,将深国交红十字的影响带到了更广阔的社区。当然这一切少不了校医老师们对我们一直的照顾和帮助。红十字对于我而言像是家一般的存在,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我们也一起给校园和社区带来了一些影响。
社员大合照
咱学术部部长在教大家心肺复苏
Red Cross 2024年拿到了最佳社团
Urban Studies Club则是我的另外一个热爱,而这个热爱则是关于我在学术上的兴趣。
Corners of the world my mere prologue
我申请方向是城市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在研究城市。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名为城市的人造环境。一座城市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觉,有的人感觉压抑,有的人则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城市环境一开始是由人类一点点搭建而成的,而如今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它的存在本身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城市的发展可以给一部分人带来庞大名利,也可以让一部分无家可归。密集的人口促进了更多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也激发出更多的暴乱。我希望尽可能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理解城市的本质,理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在未来可以变成什么样,来让所有人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城市研究是个高度自由的跨学科的专业。每个人研究城市都有自己的approach。于我而言,散步则是我看到城市最好的方式。就像《城市散步学》的作者黄宇轩所说看到一处地方并看展思考是一种跟地方建立联系的方式。
A1的时候我和一个同样感兴趣城市研究的朋友一起在学校创立了Urban Studies Club。与大部分学术社团一样,一开始我们也打算采取lecturing的方式。可是这样上了两周,我感觉很痛苦,一方面是我的专业知识十分有限,半桶水就备课实在有点良心不安,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样实在是无聊。明明是研究城市,最终却只能困在教室里。于是我干脆决定将社活改成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城市,去真实地感受环境。
好多个周四的下午,我们社团几个人穿梭于于深圳各种角落:城中村,废墟,菜市场,相亲角等一些我们平常经常听闻却不曾认真了解的地方。我们跟在那里生活的人聊天,拍摄下建筑的细节,然后记录下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
一些出去社活的照片
我们每个人其实所学专业都十分不同,因此看待环境的视角也不一样。每次我都能从同行的朋友那里获得新的启发。相较于红十字,urban studies club实在是小的不成样。但在这里当我又踏入一个新奇的地方,当我跟同伴又发现了有意义的事情,我会感到很幸福。
后来读书的时候,我了解到了”Flaneuse”这个概念。它衍生于Flaneur(漫游者)。这个词起源于19世纪巴黎,一般指的是一些中产阶级男性,他们可以漫无目的地欣赏对街道建筑人群,同时记录下在城市的感受。过去只有男性才可以成为Flaneur因为只有他们被允许单独在夜晚的街头行走。直到很久后,flaneuse这个词才出现。她们的存在并不只是Flaneur的女性版本,而是给城市带来过去曾缺少的女性叙事。
Flaneuse里也说明散步是体验城市的最好方式
当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于是从那以后,当我继续在城市散步,我会特意感受,作为女性在城市里的独特体验。
我曾花了一个月,在深圳各种地铁站公园进行observation(观察),自己设立标准,评判其设计的女性友好程度。我会跑到香港待一周跟菲佣阿姨Aulyn唠家常,去全女酒吧(没有喝酒)听店主讲创店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我喜欢听她们讲述自己是如何被所在的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创立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就这样,在散步中我一点点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找到了一个让我安心的事业。
申请季后
申请完后我一下子多出来好多时间。我干了很多以前在深国交没有时间机会去做的事情。我在最后一年突然沉淀,加入了篮球校队,第一次体验和队友们下午不上课一起坐大巴去其他学校比赛。在朋友的邀请下,我穿上她自制的大飞船走了一次Fashion Show。每个周末我都跟朋友跑到香港去散步看电影,花上更多时间的时间跟大家聊天。这种滋润的生活来之不易,我十分珍惜。
出去打比赛
fashion show
回顾过去。我想感谢在深国交遇到的好多人,感谢他们给我带来的大的小的影响。我现在常听的乐队是G1的时候一个朋友每次吃早饭都会放的,我的穿衣风格也深受朋友的影响。
在学业上同专业的学姐学长会给予我帮助。迷茫的时候也有朋友会愿意耐心倾听。我的社会老师会在我遇到学业和人际烦恼的时候也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开导我。我也从身边的人那里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态度。我想对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们表达感谢,正如我文书结尾一样,虽然我不会变成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但他们都成为了组成我、塑造我的一片片拼图。成年不仅仅是关于寻找自我,也是一路上与遇见的各种人互相养育彼此。
尾声
现在的我一想到即将迎来许多不确定性,还是会焦虑不安。我会怀念在深圳的幸福生活,害怕出国以后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有时我也会质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选择,会担心该如何面对波士顿的大冬天,文理学院的象牙塔,未来就业等一些列问题。一想到出国后要离开熟悉的家人和朋友我也还是会伤心。但是如今的我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迷茫和不安,顺其自然。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当Chatgpt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我们就拿过去的经历编写出属于自己的算法,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周老师有话说
距离2025年深国交第一场入学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准备报考深国交的考生来说,合理规划备考计划是非常关键的。毕竟深国交的题型难度高、考点范围广,且报考人数众多,建议各位同学抓紧最后时间针对性备考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26年深国交入学考试备考及同步衔接课程,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获得深国交全真模考及课程试听,免费索取详细课程安排及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等各大国际学校,深国交录取率超95%!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