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NEWS
栏目标题TITLE
深国交2024届毕业生翟泳涵:现就读于伦敦政经-地理与经济专业。
时间:2025-10-10 点击量:4
引子:雨天是一种“空间调节器”
伦敦的天总是阴的,但雨下的很有耐心,不是季风气候的那种狂风骤雨,像深圳台风天里把椰子树吹得那样东倒西歪,而是持续不断的绵密,像一封没写完的信,又十分含蓄,像一团浓浓的东西糊在心头,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乡愁。
我深以为辣子不是用来点缀奶油的,它不是装饰,该配烧烤、街头、和熟悉的夜风,连着我身体记得的那片土地。
雨把整个城市变慢了,歌剧院门口的听众排得更整齐,公交车晚点成了默认开关,咖啡厅赶due的学生似乎也为了这雨景放慢一刻节奏。它不强迫你停下,但到了某个节点就恢复了播放速度。
我常常忘记带伞。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我总会设想今天可能不会下雨,就像我认为我每场lecture都会从不迟到,从不缺席,但生活中的插曲经常会如雨丝般悄然而至,后知后觉。之后,我干脆只披着一件冲锋衣,让它在衣领上停留、在头发间凝结、在行走中偷偷灌进鞋子。
那一刻我以为伦敦终于放晴了,可三十分钟后,雨如期而至,像一个你刚学会信任的人,又悄悄收回了承诺。
直到某一天,我开始不再埋怨那天的雨,虽然它难得的大而剧烈,还夹杂着阵阵凉风,并不是我适应了它的湿度,而是顺应了它的逻辑。我常常在这种时候走得特别慢,不是为了避雨,而是为了确认自己还在走。节奏被压低,脚步放轻,身体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柔软了。
就这样,我慢慢找到了打开伦敦这座城市的“钥匙”。
伦敦的机场有两幅“面孔”:
Heathrow和Gatewick作为中国留学生常落的机场,有两幅面孔,一面在玻璃门外,一面在玻璃门内。到达一个未知的国度,想到要在那里学习生活甚至可能以后工作,难免抑制不住跳动的心。不觉间,护照已经握在手里发热,审查的队伍拥挤又沉闷,灰白的墙壁,反光的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蓝手套,却让整个气氛无比的冷。每一次抬头的眼神都像是一次精心地筛选。那一刻,给我一种错觉,我不是“来伦敦的人”,我是“可能不该来的人”。
然后通道开了,护照上多了一个印章,一切忽然变得缓和。步履加快,灯光变暖,免税店放着熟悉的流行歌和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让一切变得松弛了下来。我拖着行李穿过通道,这个国家忽然变得礼貌又克制,把印着“欢迎来到伦敦”的海报铺满两侧。
可我知道,刚刚那个玻璃门后,我曾短暂地不是个完整的人——我是国籍、是目的、是逗留时间、是签证类型,是一个可以被定义和量化的他者。而现在,我被放进了他的宏大叙事中,成为“可以被消费”的一份子,不再有潜在风险,暂时有用。那一刻,那一瞬间的空间好像是虚拟的,灰的,空气几乎没有声音,只有一锤定音的盖章声和“Next”。门两侧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米,但我花了三十分钟通过。
Remitly的广告打着“Chachi”这样专属南亚语境的亲切词汇,告诉你可以随时汇款回家,消费主义和民族标签被杂糅了起来。
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伦敦是开放的,但它的边界无声告诉你——你是哪类人,要自己站好边。
迷失东伦敦:
地理课安排了一次线下的 walk,说是要考察东伦敦的历史演变。我饶有兴趣的搜索了一下那个地方的路线,因为学校位置的缘故,我很少去过利物浦街再往东的地方。
那天早上天气很好,阳光洒在摩天大楼的玻璃砖上,显得格外刺眼,我原本期待看到一个历史现场,却撞上了一个不知被盖了几层的涂鸦墙,画面是朋克、机械、鲜艳的鸟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纹,教授说这里曾是工人们采购肉菜的集散地,现在却变成了售卖手工制品的文创小集市,街区的建筑风格一成不变得近乎固执,砖墙、圆拱窗、廉价加建的阁楼,写下那些早期移民留下的痕迹。
我在这个空间找不到我属于的位置,但又一直被拖着行走,见到突然出现的现代服装品牌,我不自觉地靠过去,仿佛它能把我暂时跟这些元素隔绝开来。于是,我迷路了,街区的语言仿佛都开始变得陌生,我怀疑我是不是被藏起来了。
这一刻我意识到,这座城市的演变,并没有按时间一一排列在街道上,在建筑中。它们混在一起,断裂、拼贴、偶尔有打破了什么束缚重塑了这个地点。我迷路或许不是因为方向走错了,而是它根本没给我开辟一条所谓的最优路线的通道。
这座城市有着双重性格的灵魂,一半还沉浸在帝国时代的余温里,另一半却早已搭上了现代科技的列车。
我一直走,走到手机没电,走到乌云已经遮住了半片天空,走到我已经不期待哪个拐角会有什么新的惊喜出现。一辆黑色的自行车从街尾慢悠悠地晃过来,停在我面前。
我还没反应过来,车上的人开口了:“你怎么到这儿来了?”是教授。
“我以为你们都走前面了。”我难为情地说道。
他没说话,只是看着我错愕的表情,说:“你是不是走错世纪了?”我点头,然后跟着他后面,找到了地铁站的入口。
我从小就想用脚丈量一座城市的历史,但我忘了,城市有时并不想被我这样武断的定义,于是它用翻新、重命名、和临时搭建来标注时间。街道给予的也许不是路径,而是那些被擦掉又重写的痕迹。
说点什么吧:
申请大学有时就好像入境处的等候,每一瞬间的焦躁、不安或者激动,都是在等一个“盖章”的声音,有时明知道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但还是怀疑是不是哪里会出错。
我不想说什么“现在来看这都不算什么”的话。因为我知道,在当下,这些事就够大了,大到你会为了它们有时失去方向。你会走错路,像我那次迷失在东伦敦一样。但你也会被人找到,哪怕是教授骑着一辆奇怪的自行车。此刻,就算城市的雨不会为你停,边界也不会因为你轻易改变。但会发现也许慢一点,也许走岔几次,也许脚会湿,但终归是走着的。认真,不是紧张,而是全情;不是把自己拉紧,而是把自己放进其中。
至于方向,我有时候以为的南其实是北,结果学了人文地理发现“南”有可能是被“北”定义出来的,回头看也不一定改变什么,但还好,哪怕故事是假的,方向是错的,但雨是湿的,我是真的。
健身房在凌晨两点终于安静了下来,不用和人抢器械,也不用和生活抢时间。
周老师有话说
深国交2026年招生备考季已经来临,想要申请深国交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备考,争取在明年3月份第一场入学考试顺利录取。想要了解2026年深国交入学规划及备考,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获得深国交全真模测及备考规划,免费获得深国交备考课程安排及费用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等各大国际学校,深国交录取率超95%连续五年排名广东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