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

18823312671

最新资讯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公司新闻

深圳公立和国际如何选?公立和国际学校学费、课程及升学优劣势!

时间:2025-09-12  点击量:5

很多家庭会抱有“公立不适应,转国际就好了”的想法,但其实这部分家长对国际路径了解并不充分,所以常常被误导~

而在初升高的年级,不少家长都会陷入“到底是公立还是国际” 的纠结:有人看重公立的性价比和基础知识扎实,有人青睐国际学校的语言环境和个性化培养。其实没有绝对的 “更好”,只有 “更适合”。

今天会从学费课程升学等核心维度,分析公立和国际学校的优劣势,再结合家庭和孩子特点给出选择建议,帮你理清思路~


六个维度核心差异


评价方式:“分数为王” VS “综合考量

对孩子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价值取向


公立学校:评价核心是“分数”,中考、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指标。这种评价方式能让孩子重视学习成果,但也可能导致 “唯分数论”,忽略兴趣、社交等非学术能力的培养。


国际学校:采用“综合评价体系”,GPA是基础,但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小组项目贡献度都会影响最终成绩。比如IB 课程的“内部评估”(IA),会考察学生在实验报告、论文写作中的过程表现;A-Level则会结合“单元考试”和“课程作业”综合评分。此外,学生的竞赛成绩、公益活动、领导力等,也是评价“优秀与否”的重要维度。


学费:差距悬殊,需匹配家庭经济实力

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学费几乎是 “量级之差”,这是很多家庭首先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公立学校:费用亲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费全免,高中阶段学费通常不超过1万元 / 年,加上杂费、教辅资料等,年均开销普遍在2-3万元以内,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


国际学校:属于“长期高投入”路线,学费通常在20-30万元/年,部分顶尖国际学校甚至超过30万元。而且这只是基础费用,课外班、研学旅行、夏校、标化考试培训等额外支出,每年还要再增加5-20万元,对家庭经济储备要求较高。


如果需要“牺牲生活质量”来支撑国际路线,建议谨慎选择——孩子若察觉到父母的经济压力,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反而影响学习状态。


课程与教学: 基础应试 PK 个性能力

公立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展开,重点培养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以 “教师主导” 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多是讲解、练习、复盘的流程,目标是让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国际学校:采用国际化课程体系,常见的有A-Level、IB、AP、DSE等,课程内容更贴近国外大学的教学逻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小班制15-25,课堂上经常有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鼓励孩子表达观点、自主探索。比如 IB 课程会要求学生完成“拓展论文”和“CAS活动”(创意、行动、服务),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综合能力。


简单说:公立学校帮孩子“把基础打牢”,国际学校帮孩子 “把能力练活”。


语言环境:应试英语 VS 沉浸式英语

公立学校:以中文授课为主,英语仅作为“学科” 存在,课堂上多是语法讲解、单词背诵、应试技巧训练,听力和口语练习较少。孩子的英语能力多停留在“做题水平”,实际沟通和学术写作能力(如写英文论文)不足。


国际学校:大部分课程用英文授课,外教比例高(通常占50%以上),师生日常交流也以英语为主,能让孩子“沉浸式”提升语言能力。这种环境下,孩子不仅能掌握日常对话,还能适应学术英语的表达逻辑(如课堂演讲、文献阅读),为未来国外留学铺垫。


不过要注意:国际学校的英语优势不是“自然形成” 的,若孩子小学阶段没有基础,刚入学可能会面临 “听不懂课”的困境,建议提前规划英语学习(如小学考剑桥少儿英语KET/PET,初中衔接雅思/托福)。


课外活动:有限选择 VS 丰富多元

公立学校:虽有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但很多活动会被挤占,比如课后服务时间可能用来补数学、英语,周末则被补习班填满。课外活动多以 “集体型”为主,个性化兴趣类活动(如编程、戏剧、马术)较少。


国际学校:课外活动堪称 “丰富菜单”,除了常规的体育、艺术社团,还有很多特色项目:马术、击剑、机器人竞赛、公益志愿服务、海外研学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兴趣,还能成为未来留学申请的 “背景亮点”(如IB的CAS活动、美国大学看重的 “领导力项目”)。


升学方向:高考一条路 VS 海外多校申请

公立学校: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成绩直接决定能进入的大学层次,优势是路径成熟、竞争规则清晰,但可选范围仅限国内高校。


国际学校:以海外升学为核心,目标是申请国外或香港的大学。升学模式不是单次考试决定,而是“综合评估”,需要提交GPA、标化考试(AL/AP/SAT+雅思/托福)、竞赛奖项、推荐信、课外活动经历等材料,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增加录取机会


比如一个AL学生,可能同时申请英国牛津、美国的康奈尔、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最终根据录取结果选择;


怎么选?

关键看2个匹配度


了解差异后,选择的核心不是哪个更好,而是 “哪个更匹配”——匹配家庭需求,也匹配孩子特点。


先看家庭

经济能力是前提:若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 50 万元,建议优先考虑公立学校——国际路线的长期投入(从小学到高中+大学)可能超过500万元,盲目选择会让家庭陷入压力


培养目标是方向:如果希望孩子在国内发展,适应国内教育体系和社会竞争,公立学校的 “应试训练” 和 “基础扎实” 优势更明显;如果计划让孩子出国深造,希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学校的课程和环境更贴合需求。


切忌“跟风选择”:不要因为身边朋友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就盲目跟风—— 若家庭目标是国内高考,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反而会让孩子脱离高考轨道,两头不讨好


再看孩子

国际学校不是“公立适应不良的避风港”,孩子的个性和习惯,直接决定了在哪个体系里能更出彩:


适合公立学校的孩子:

• 适应集体学习节奏,在“统一进度”中保持专注;

• 有较强的自律性和应试能力,能在考试中发挥稳定;

• 对基础知识的接受度高,擅长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这类孩子在公立学校的 “竞争环境” 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也能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国内大学。


适合国际学校的孩子:

• 有独立思考意识,喜欢表达观点,不满足于“被动听课”;

• 兴趣广泛,愿意尝试多元化活动;

• 有较强的自觉性和时间管理能力——国际学校没有 “老师追着要作业”,需要孩子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和标化考试。

比如一个喜欢编程、擅长演讲的孩子,在国际学校能通过“机器人竞赛”“辩论社” 发挥优势,这些经历还能助力留学申请;但如果孩子缺乏自律,进入国际学校后可能会“放羊”,导致GPA下滑。


总结


以往,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国际教育总是轻松愉快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选择国际教育的孩子需要更强的自觉性和综合能力,在为孩子选择教育体系时,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如果孩子有叛逆独立思考的倾向,这并不是坏事,而在国际教育体系中,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可能更适合他们,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认可和激励,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者,如果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表达、有一技之长,国际教育体系可能更适合他们。


国际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导孩子思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时,明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比他能上什么大学更为重要,这对孩子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周老师有话说

深圳各大国际学校2026年招生季已经开启,想要备考的同学需要抓紧时间。想要了解2026年深圳国际学校入学规划及备考,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获得深圳各大国际学校全真模考及备考规划,免费索取详细课程安排及费用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圳各大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综合录取率超95%!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


全国统一热线

18823312671
地址: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惠州、武汉、成都、上海、长沙、杭州
邮箱:这里是您公司的邮箱地址

友情链接

百度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一粒粟国际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