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国交2025届毕业生、剑桥大学王骏逸:乘着明日的方舟远航!
时间:2025-08-28 点击量:3
前言: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洪恩幼儿英语之三只小猪》系列。十三年前的某个下午,当第二只小猪自我介绍:“我就读于剑桥大学”时,年仅五岁的我指着电视机跟我妈撒娇道:“麻麻我也要去剑桥”。换做别人的父母可能笑一下,随后当无事发生,但我妈哪是“别人的父母”,我妈可是我的妈妈,从那个下午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二头小猪读的还是医学,真是神奇的缘分
四年国交情
放在国交的学生里,我应该算是最早知道深国交但备考最艰难的一批,刚从鼎太小学毕业转入南山国际学校的七年级后不久,我便听闻了这所“牛剑收割机”,并下定决心把国交定为初中的目标。
21年初跟朋友(左一)和我弟(右一)在深国交校门口的合影
然而2021年四月份第一次入学考斩下英语A数学C后喜提候补。当时我心如死灰,因为21年五月份我还安排了英皇八级的钢琴考试,加上校内的课程,我在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三线作战,好在最后三条战线都没有崩。
虽然奔着深国交“牛剑收割机”的名号而来,但刚进深国交的时候我却没有这些豪言壮志,只觉得自己擦边进国交,在这藏龙卧虎的学校里不垫底就是胜利,由于当时我是曼联球迷,在了解到曼彻斯特也有一所大学且QS排名不错,我便跟我妈说上个曼彻斯特大学也挺好,我妈惊呼:“那是什么大学”。
垫底这种事情终究是没有发生,估计也是因为备考国交跌宕起伏的经历,进入深国交后的考试我都波澜不惊,不过这也是因为IGCSE课程没有前置知识要求,难度也适中,只要英语没问题(能通过深国交入学考的同学英语都没问题),零基础学起来障碍也不太大。
当然我还是要点名表扬日语课,由于日语是我的第二外语,并且先前除了日漫从没有系统性地接触过,我学得不可谓不吃力,第一次单元词测的成绩甚至只有25%(不过班平均是32%,应该没垫底),期中报告上日语也因此是一个C,我哪受过这种气,自此猛猛学日语,G1第二学期时考到了年级第四(遗憾错失第一次领奖台)。
在深国交有一句代代相传的名言:G1是用来玩的。尽管我刚进深国交时对这句话不怎么在意,但现在回想起来,我的G1生活确实践行了这句话——绘画社,哲学社,生化社,这些没见过的新奇社团我参加了个遍(尽管每次社活我都看不懂台上学长学姐们的PPT,主打一个重在参与);当时身高一米七左右,体重却只有四十多公斤,每天放学后我依然坚毅地去足球场和A1A2的学长们切(找)磋(虐);考过了英皇八级我也没放下钢琴,而是每天晚自习后往琴房跑,大半个学期下来成功把我最喜欢的曲子《爱之梦》弹了下来,22年初居家网课,因为闲着没事干,我就索性把家附近塘朗山的将近十条登山道全都爬了一遍。
网课时英语Enrichment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做点有益身心健康的事,遂登塘朗山
不得不说,G1确实是探索的好时期,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请务必珍惜。
在深国交的前一年半,课外书看了十本左右,什么领域都有涉猎,例如《三体》三部曲,《月亮与六便士》,《哲学家们都做了什么》,《波兰史》,还重温了像《伟大的卫国战争》,《天启: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我的“童年回忆”,如果不是因为每次文科考试后手都会写得快抽筋,那么我还是挺喜欢文科的。
G1时画的漫画,也差不多是我最后一次画漫画
G2重新分班后,认识到了很多厉害的同学(G1时这个感觉还没那么明显,可能大家都跟我一样用G1去享受生活了),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还记得当时问某位同学怎么学化学,他直接慷慨地把全套的物理化学(以及实体版)和有机化学发了过来,现在想起来也只有感激(虽然很惭愧的是我没看完),不同G1时的孤僻,我很多铁哥们都是G2时认识的。
23年国际考时必修班某位同学贴在宿舍电梯的,也算是独特的回忆,想必大家读完后应该都能猜到是谁
无论多小众的爱好,你总能在国交找到志同道合(并且玩的比你好)的朋友,G1上学期把《爱之梦》弹下来后,我自以为自己的钢琴技术在年级里应该能算数一数二了,结果第二学期的一位新舍友随手一曲肖邦的《叙事曲一号》便让我深刻意识到菜还是要多练,但抛开钢琴演奏水平不谈,身边有一帮共享对古典乐的喜爱的朋友还是挺舒服的,哪怕是A2申请季时,我也有几次在工作日放学后跑去香港文化中心,听完音乐会后再返校。
25年3月份的一个周四晚上跟同学去香港听的马勒《第三交响曲》
比较可惜的是,到G2结束时,我的兴趣爱好(画画,踢球,弹琴等等)基本上丢的一个不剩,但身边就是有同学可以一边把专业学到登峰造极一边还能与深圳交响乐团合奏,只能说我精力比较有限,没法兼顾。
一生生物学
看《三体》前听说过一个书评:“希望能有一个机器能抹除自己对《三体》的记忆,这样就能带着惊喜感重新读一遍了”,G1网课期间看完三部曲后感同身受。可以说,刘慈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催化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加上小时候父母给我买的关于恐龙的科普书籍和漫画,G2开学时我便决定将专业方向定在生物学。
此后我便按部就班地看专业书,由于没什么规划(也没什么压力去做规划),G2时参加了Intermediate Biology Olympiad (BBO的低难度版)和BBO(British Biology Olympiad),都只拿了个铜奖,科研与夏校经历也为零,跟其他同学相比,进度可以说落后挺多,但我也没太焦虑,毕竟A1还有一年。
但23年暑假参加iGEM时,我对生物的热爱有点动摇了,我的动手能力不太行,做实验这种“一步做错,一天白费”的事情对我来说是挺煎熬的,加上当时看了一位23届学姐的毕业生说(她也是在跟我差不多的阶段参加了iGEM,在意识到生物跟自己不搭配后转申了物理),我换专业的冲动愈发旺盛。
但我终究是没这种毅力,毕竟我的天赋也不足以支撑我用一年的时间去干别人三年干的事情,并且进入大学后也有机会重新调整深造方向(美国的大学允许学生选修学院内的任何课程,剑桥的自然科学专业甚至能以生物方向申请,但入读后只选修物理相关的课程),我于是决定向生物统计这样的交叉学科探索,并在A1期间把我所有的竞赛和标化考了出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焦灼又刺激。
如果你想学生物,我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可以在IG时就积极准备,参加竞赛。竞赛成绩本身并非重点,重要的是你需要习惯生物这种背了忘忘了背的学习模式,很多人直到大学才发现自己适应不了这种折磨;二是尽早争取实验机会,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如果你不能享受做实验的过程(人之常情),那请慎重选择。
申请季的松弛感
24年8月份返校回宿舍后,我看着门外的“21213,王骏逸,A2“感到了极大的不真实感,从此无论犯什么离谱的错误,我都会找补一句”这就是A2牢学长的松弛感“,比如开学第一周要选剑桥的学院,我直到周中才知道这回事,由于那周的周末要考SAT,我便只花了两个小时速览了官网上的相关网页,认真选了一所学院和三所凑数的学院,结果一周后我看着选院结果上陌生的“Gonville & Caius”陷入了沉思,好一会才想起来这是我的第二志愿。
申请季前我以为我会被重压压垮,然而凭着我和我的国交朋友们共享的松弛感,这并未发生。调整心态的方法有很多,申请季时我选择的是学累的时候玩皇室战争(非常不推荐)和每个周六都随便挑深圳的一个地方去逛逛。
24年9月份光明区的虹桥公园,当天还下了雨,空气很清新
由于我选择英美双申,整个申请季的强度还是挺高的。两方的文书我都要写,剑桥的入学考和面试要反复练习,同时课内GPA还不能掉。此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G1经济课上介绍的“机会成本”意味着什么,比较戏剧性的是,剑桥面试的日期跟我十八岁生日是同一天(12月11日),我也因而拥有了一个独特的成人礼。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I. Allegro con brio (Recorded 1984),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生日当天分享到朋友圈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成年当天,我没有预想的那么紧张,过了几下《Campbell Biology》,去前海石公园拜了下奶龙,吃完晚饭后便参加了面试,可能是运气比较好,面试的问题都在我比较熟悉的领域,所以进行地挺顺利。当晚返校时我重温了一遍我在压力大时常听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协,感慨到漫长的申请季终于要熬到头了。
面试后回学校跟同学简单过了个生日,一位走读的同学(建议我拜奶龙的那位高人)一直等我到了十点半,感动
可能是因为我英美双申,觉得自己被剑桥拒了也有别的去处(不过后来的申请结果证明并非如此),又或者单纯是松弛惯了,等剑桥通知时并没有那么的坐立不安。但如同俗套小说的铺垫一般,我年夜饭吃饺子吃到了奶奶包的硬币,放榜当天还在明日方舟一次抽出限定角色(概率为千分之七),我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直到邮箱冒出红点,刷新出了一封邮件,我意识到今天确实不简单。
祝各位年年有余
申请后我的生活方式几乎变回了G1,学习强度变低的同时,我重新捡起了钢琴,并在春节后第一次在深国交登台演出(感谢某位国交小提琴家给我的机会),与同学约着骑车,去学校健身房、攀岩墙,重新爬了几遍塘朗山等等。事实证明,如果你想的话,国交的生活可以很精彩。
三月份的塘朗山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申请季后才能切身感受到申请的随机性,除了剑桥,我录的最好的学校是UCS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甚至还是后来转正的,在此之前是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帝国理工和伦敦大学学院连面试邀请都没给我发就拒了我。好在生活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在你开出congratulation或I regret to inform you的那个瞬间就全剧终。所以我祝你在重压下不丢失松弛感,无论你将去往何方,我都祝你乘着明日的方舟远航。
周老师有话说
深国交本年度最后一场招生考试圆满落幕,恭喜已经获得深国交录取的同学,没录取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可以认真准备明年的考试或是选择其他国际学校。想要了解2026年深国交入学规划及备考,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获得深国交全真模测及备考规划,免费获得深国交备考课程安排及费用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等各大国际学校,深国交录取率超95%连续五年排名广东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