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NEWS
栏目标题TITLE
一年学费破48万仍抢不到学位?深圳国际学校2026年学费又涨了?
时间:2025-08-08 点击量:4
“经济下行期,学费反而涨得更猛了?” 这是近期深圳家长圈讨论最多的话题。
一边是部分国际学校因招生难缩减规模,甚至悄然停办;另一边,哈罗、贝赛思、深国交等头部学校却 “涨” 声不断,有的年级一年学费涨幅超 1.2 万元,加上寄宿费后年开销直逼 48 万。
更让人意外的是,涨价并未击退家长,学位依旧一位难求。这场看似矛盾的 “涨价潮” 背后,藏着深圳……
头部学校 “涨” 声一片
最高年涨 1.2 万
新学年临近,深圳多所国际学校的学费调整通知陆续出炉,涨幅从几千到上万不等,打破了 “经济不好少涨价” 的惯性。
哈罗国际:贵族教育门槛再抬高
作为深圳 “最贵国际学校” 之一,前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今年涨幅稳定在 4% 左右:1-4 年级学费涨至 34.21 万元 / 年(涨 8300 元),9-13 年级飙至 36.03 万元 / 年(涨 1.22 万元)。

若加上寄宿费,高年级学生一年总开销轻松突破 48 万。尽管价格高昂,该校仍是 “非富即贵” 家庭的首选,毕竟其背后是拥有 450 年历史的英国哈罗公学品牌,丘吉尔、尼赫鲁等政要都曾就读于此。
贝赛思:“爬藤王者” 涨价不停步
以 “学术严苛、升学强悍” 著称的贝赛思,深圳 5 个校区学费普涨 3%。其中蛇口校区(蛇贝)1-5 年级学费涨至 30.55 万元 / 年(涨 8900 元),9-12 年级达 32.68 万元 / 年(涨 9520 元)。值得注意的是,光明校区因地理位置偏僻,传出即将降价 2 万的消息,形成 “头部校区涨价、边缘校区促销” 的分化。

深国交、梅沙书院:升学成绩撑涨价底气
被称为 “牛剑收割机” 的深国交,今年学费涨幅收窄至 5000 元,学术生学费 27.3 万元 / 年,但这丝毫不影响家长热度 —— 其 2025 届斩获 25 枚牛剑 offer,仍是全国第一。万科梅沙书院则成为 “涨幅黑马”,学术生学费从 24.8 万涨至 27 万(涨 2.2 万),艺术生达 31.2 万(涨 2.2 万),只因近年连续拿下藤校、牛剑录取,艺术升学领跑大湾区。

科爱赛:佛系老牌校的 “良心涨价”
成立于 2001 年的深圳科爱赛,是认证齐全的老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所学校向来以 “低调” 著称 —— 不爱宣传、校园环境偏 “迷你”,却凭稳定的优秀升学成绩成了家长圈里的 “白月光”。
今年,科爱赛学费迎来调整,涨幅在 8100 元至 13200 元之间。尽管价格上调,但作为纯外籍老牌校,其学费仍属 “良心价”。对于不执着于 “鸡娃”、更看重孩子轻松成长的家庭来说,科爱赛的吸引力从未减退:这里没有过度内卷的学术压力,却能持续输出亮眼的升学结果,堪称 “松弛感教育” 的典范。
深国预:21 年老牌校 “涨价即提质”
办学 21 年的深国预,早已凭借 “老品牌、重学术、个性化” 的标签深入人心。为强化学术竞争力、吸引更多优才生,学校去年推出 “拏云计划”,下设 “藤校班”“牛剑班”,并配套 “拏云奖学金”—— 涵盖入学及大学阶段奖励,最高金额达 200 万元,诚意十足。

今年,深国预各学部学费均上涨 1 万元,但 “涨价” 同步伴随着升学成绩的飞跃:2025 届录取中,学校斩获 3 枚剑桥 offer、近 20 枚英国 G5 名校录取,更拿下 1817 万元奖学金,创历史新高。对追求学术深度与升学结果的家庭来说,这样的 “涨价换提质” 显然值得买单。
培侨:港人子弟顶流校热度不减
作为港人子弟学校中的 “顶流”,深圳培侨自带 “出道即巅峰” 的光环:既有政府强力扶持,又传承香港培侨书院 70 余年的办学底蕴,热度常年居高不下。其最大优势在于多元的课程与升学路径 —— 无论是冲刺国内高校、奔赴香港名校,还是申请海外留学,都能提供适配方案。

今年培侨学费调整幅度清晰:小学部涨 1 万元,初中部涨 6000 元,高中部涨 1.1 万元,调整后高中部学费即将突破 15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培侨近年学费平均涨幅约 7%,在同类学校中偏高,但依托稳定的办学质量与多元升学优势,仍牢牢占据家长的 “优选清单”。
逆市涨价的底气
三大核心支撑力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些学校为何敢 “逆流涨价”?核心原因在于它们牢牢抓住了家长最看重的 “教育价值”。
品牌背书:百年名校的信任溢价
哈罗、贝赛思等学校的涨价底气,首先来自强大的品牌光环。哈罗公学 450 年的 “首相摇篮” 历史,贝赛思在美国本土的 “学术严谨” 口碑,都让家长觉得 “贵得有道理”。就像一位家长所说:“送孩子去哈罗,不仅是上学,更是进入一个优质圈层,品牌价值摆在那里。”
升学成绩:用 offer 说话的硬实力
对国际学校而言,升学数据是最硬的 “涨价通行证”。深国交连续多年拿下全国最多牛剑 offer,2025 届更是收获 1817 万奖学金;贝赛思的美本升学常年稳居全国前列,藤校、TOP30 录取率远超同行;万科梅沙书院艺术生频获罗德岛、帕森斯等顶尖艺术院校 offer。这些成绩让家长觉得 “学费涨几万,换个名校 offer 值了”。
软硬件升级:成本上涨倒逼学费上调
国际学校的办学成本本就高昂:引进 IB、A-Level 等国际课程需支付版权费;聘请资深外籍教师年薪动辄百万;升级实验室、创客空间、艺术剧场等硬件更是 “烧钱”。2023 年蛇贝搬入新校区后一次性涨价 5 万,正是因为新校区配备了恒温泳池、黑匣子剧场等顶配设施,成本压力最终传导到学费上。
总结
深圳国际学校的 “涨价潮”,本质是教育资源的 “马太效应”—— 越优质的学校越不缺生源,越敢涨价;而缺乏特色的普通学校则陷入 “招生难 - 降质 - 更难招生” 的恶性循环。
这背后是深圳家长的教育消费逻辑:在高收入家庭眼中,教育不是 “开支” 而是 “投资”。他们更看重学校的长期价值 —— 能否让孩子获得国际视野、进入顶尖大学、积累优质人脉,而非短期学费涨幅。就像一位哈罗家长所说:“我们算的不是每年多花几万,而是孩子未来十年的发展机会。”
当然,并非所有涨价都能被接受。那些缺乏品牌支撑、升学成绩平平却跟风涨价的学校,已出现家长 “用脚投票” 的情况。而头部学校的涨价,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让其拥有 “逆周期涨价” 的底气。
新学年的学费单已经摆在家长面前,有人吐槽 “养娃比买学区房还贵”,有人却在为抢学位托关系、备材料。这场关于 “涨价” 的讨论,说到底是家长对 “好教育” 的渴望与优质资源稀缺之间的博弈。
周老师有话说
对学校而言,涨价容易,但要持续让家长觉得 “贵得值”,终究还得靠品牌、成绩和实力说话。想了解深圳国际学校2025-26年入学规划及备考,加微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预约深圳国际学校全真模考和同步衔接规划,免费获得备考课程安排及费用报价。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圳各大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录取率超95%,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均排名广深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




